官盐杂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龙年说龙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3:4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2年1月23日,中国将迎来农历壬辰龙年。继1月5日中国壬辰年生肖邮票“龙票”上市之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上十多个国家也陆续推出了龙邮票……龙,成了全世界所有“龙的传人”、“龙的子孙”眼中最热的一个字。龙,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过吗?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龙经历过哪些演变?
  被选进十二生肖中的龙,不过就是一种动物。古人把龙列入十二生肖,把它和鼠、牛、虎、兔排在一起,就是认为龙和它们一样,地位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隋唐。

  龙是一种可以豢养的动物吗?
  古人认为龙是可以豢养、可以驯服甚至可以驾驭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御龙氏。”这段记载还说,舜的时代,有个杨叔安,他的儿子叫董父,喜欢龙,知道龙吃什么、喝什么,“龙多归之”。于是,舜赐他姓“董”,名叫“豢龙”———董,就是“掌管”的意思。董豢龙,可能是董姓人的始祖吧。

  龙是恶兽吗?
  《洪范·五行传》中说:“龙,兽之难害者也。”就是说,龙不仅是一种动物,而且还是一种有害的、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的动物。这个观念跟西方人对龙的看法是相近的。《洪范》是《尚书》篇名,《尚书》相传是商代箕子所做,一说是战国时人所做。最近清华大学的考古发现说,流传至今的《尚书》是后人伪作的。即使如此,作伪之人也是东晋以前的。《隋书·五行志》中专有一节《龙蛇之孽》,就是讲龙之为害的。其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普通五年(公元524年)六月,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之处,树木皆折开数十丈。”显然这是一次极端天气灾害,古人认为是龙打架造成的。京剧里有出戏叫《除三害》,是根据南朝人《世说新语》里《周处》篇改编的,故事大致是说义兴这个地方(今江苏宜兴)有个叫周处的,横行乡里,为害百姓,连同山中猛虎、水中蛟龙,被并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入山刺猛虎,下水杀蛟龙,自己也弃恶行善,成为好人。可见,龙,确是一种害兽。

  龙为何被称为鳞虫?
  为什么说龙属于爬行动物呢?古人认为它和蛇为同类,龙蛇一家。《说文》:“龙,鳞虫之长。”所谓鳞虫,就是长鳞的动物。古人将动物划分为三类:人类为“裸虫”,虎豹为“毛虫”,龙蛇为“鳞虫”。基于这种认识,古人常常将龙蛇连在一起说。李白有“时时只见龙蛇走”、苏轼有“天寒岁在龙蛇间”的诗句,可以为证。《左传》有云:“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这里是将龙蛇比喻为能人,但表明了当时人们对龙的认识:它和蛇一样,生存在共同的环境里。《易辞》中“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龙与蛇一样,都是要冬眠的。

  龙这种动物是什么?
  如果龙是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的一种动物,那么这种动物是什么呢?
  古人将麟、凤、龙、龟谓之四灵。四灵,其实也就是四种动物。麟,就是麒麟。有文字记载说,明朝的皇城里就豢养有麒麟。遇有重大庆典,麒麟就和大象一起,站在仪仗队里。后来动物学家考证,所谓麒麟,原来就是长颈鹿。凤,不用说了,就是野鸡。那龙是什么呢?说来令人扫兴:不过就是鳄鱼。古人认为,龙喜欢吃燕子,加上冬日蛰居穴中,这就很接近中国特有的扬子鳄了。扬子鳄就是以鱼、蛙、鸟为食物的。说实话,鳄鱼的相貌太让人无法恭维了,于是人们就给它加了一些修饰:马耳、鹿角、鲤鱼须……

  龙从何时开始被神化?
  龙在中国远古时代很神秘,但还没有被神化。东汉人的《说文》中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充其量不过是神人的坐骑,“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后来,龙成为江河湖海的主宰,甚至还掌管起了晴旱雨涝的事务,成了中国农民顶礼膜拜的神祗。这应该是晋唐以后的事情。相传为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已经有了“农夫祷于龙洞,得雨”的故事。
  中国的汉民族,是个崇拜多神的民族。在自然崇拜的古代,江河湖海自然都是崇拜的对象。不过那时崇拜的不是龙王,海神叫“若”,河神叫“伯”,江神叫“奇相”,湖神叫“湘君”……总之不是龙王。龙是什么时候变成主管水世界之神的呢?笔者以为,不早于晋代。
  水里有龙王,源于佛教的《华严经》:“复有无量诸大龙王,所谓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这段经文有两重意思:一个是,龙王有许多;一个是,龙王的职责便是“兴云布雨”。《华严经》被译为汉字,第一次是在东晋朝,第二次是在唐朝。所以说,“龙王”这个概念的出现,应该是在晋唐以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1-18 23:51:24 |只看该作者
关于“龙”的十种说法
  
  ◆渝 文

  龙为恐龙孑存一支说———
 
  认为龙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干、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孑存的恐龙的形象,后来恐龙渐渐见不到了,才把它的同类湾鳄、海鳄或扬子鳄与其视为一类而加以崇拜(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

  龙为鳄说———

  早在1934年便有人提出此说。当代有学者研究了古籍中关于“世有畜龙”、“豢龙氏”的记载,认为舜时有专门为帝王养龙的职业家族,而龙即是鳄(祈庆富《养鳄与豢龙》)。之后陆续有学者提出龙的原型为扬子鳄即中华龙或者是食人湾鳄(何新《诸神的起源》)。

  龙取材于蜥蜴说———
 
  认为龙的一些主要特征,除与蛇类近似外,同时与蜥蜴类近似,甚至可以说,与蜥蜴类更为近似(刘城淮《略谈龙的始作者和模特儿》)。

  龙为蛇蟒说———

  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再接受了马、狗、鱼、鸟、鹿等部分特征,这表明在图腾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部族的结果(闻一多《伏羲考》)。不少学者赞同此说,认为从龙的形状和特征看来,它和蛇最相类似,在古人的观念中,龙与蛇原是同源异派的东西。甚至有学者主张最早的龙就是脚蛇,以角表示其神灵性。

  龙为河马说———  

  张紫晨认为龙起源于马。刘城淮认为,充任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最初不是一般的陆马,而是河马(《略谈龙的始作者和模特儿》)。

  龙是牛与蛇的结合体说———

  认为龙的首角是古人模拟牛头而塑造出来的,这是因为牛的驯养,使人“能取近譬”,更重要的是牛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牲畜,能嘉惠于人(李挺《龙崇拜的起源》)。
  
  龙首的原型为猪首说———
  
  认为龙除了与蛇有关外,龙首形象的形成,最先可能同猪这一同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有关。从实际生活中的猪的形象向超现实的龙的形象深化的过程,正是以原始农业的发展和原始信仰的发达为其历史背景的(萧兵《卜千秋墓猪头神试说》)。
  
  龙为虹说———
  
  认为虹古时又称蜕,古人的观念中虹是一种生物,虹总是伴随雨水出现,所以古人又认为虹是一种生物饮水之像。甲骨文中的“虹”字,即是身体弯曲细长如桥形两端有首头上长角的双头龙的象形。虺之名可能就是由虹而得名的。虺属于龙类,可见古人认为虹也是一种龙类的生物(于省吾《龙与中国文化》)。
  
  龙为闪电说———
  
  认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人们依据闪电的作用和形状,把它幻想为一条行速很快、身子细长、曲折前进的动物(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另有学者认为,龙实际上就是雷电的形象。

  龙的真相和实体为云说———

  认为云和雨的功能性关系,就是产生龙的意象的基础,龙熊原始意象是来自云的形象,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何新《诸神的起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2-1-18 23:52:57 |只看该作者
繁体“龙”为象形字

  “龍”的甲骨文字形像戴有王冠,头、身、尾俱全的龙,后王冠演变为“立”,龍头演变为“月”,字形变为“龍”。“立”是直立、站立,“月”为龙的躯体,“龍”的右半部分似“飞”字,整个字象征龙的腾飞。

  “龍”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风降雨的神异动物,身长且有鳞有爪有须,能腾云驾雾、变化多端。《说文》:“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古人相传龙可上达天,下潜水,身体可随意伸缩,无所不能,极具灵性。

  “龙”简化字为“尤”增“丿”

  简化字“龙”由草书演化而来。从字形上看,“龙”为“尤”增“丿”。“尤”是古代一种兽类,外形像猴子,一跃则百余步,或三百丈,是灵异之兽。“尤”上增“丿”,意为龙比尤更为神异,可上天,能入海,腾云驾雾,见首而不见尾。龙是古代众多部族的图腾,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对象。“尤”为特异的、最优异的,其上加“丿”,是对龙的崇拜无以复加的体现。

  “龙”有哪九似?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热爱自己国家、民族的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其实,龙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图腾。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早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他的部落自甘肃成纪(今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之墟(今淮阳县)。伏羲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中华各个部落,并把各部族图腾特色合为一体,创造了威风凛凛的龙的形象,从此,龙就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至于龙的形象,汉代学者王符认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象,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就连龙所生九子也并不像龙,而具有龟、牛、虎、狮等动物的外部特征。

  帝王的礼服为啥称“龙衮”?

  龙历来被看成神物,因而在封建时代,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东汉王充《论衡·纪妖》:“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广雅疏证补》:“龙,君也。”帝王称真龙天子,和帝王有关的事物,都常带有“龙”字,以示尊贵,不同一般。帝王的容貌称龙颜;帝王的兴起叫龙腾;帝王的礼服称龙衮;帝王的身体称龙体;就连他们死后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也称龙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12-2-13 15:55:32 |只看该作者
61421376.jpg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官盐杂货

GMT+8, 2025-5-8 11:57 , Processed in 0.01168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